“十四五”成就|“铁杆庄稼”的“粮仓”担当——通辽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
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之一、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,通辽市粮食产量连续22年稳步增长,2024年达到194亿斤,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,其中玉米产量187亿斤,是当之无愧的“铁杆庄稼”。
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之一、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,通辽市粮食产量连续22年稳步增长,2024年达到194亿斤,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,其中玉米产量187亿斤,是当之无愧的“铁杆庄稼”。
11月18日,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。会上,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曹清亮围绕“十四五”时期哈尔滨市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成就进行了介绍。
现在的城里人可太会了。吃着农民种的大米,吐槽农村“土得掉渣”;啃着农民种的蔬菜,嫌弃种地“没技术含量”;甚至刷到农民种地的视频,还会评论“这么辛苦,不如进城打工”。拜托!要是农民都进城了,你喝西北风都得挑日子——刮东南风的时候,你连西北风都喝不上!
年轻时,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,把地里最好的粮食晒干扬净,按时足额交给国家,用“交公粮”的方式,默默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。
凝聚“爱粮节粮”的共识
武义县广袤田野稻浪翻涌,大型收割机穿梭作业,空气中浸润着丰收的气息。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纪委立足“监督保障执行、促进完善发展”职责定位,聚焦秋收期间电力保障关键环节,靠前监督、精准发力,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供电服务提质增效,守护秋粮颗粒归仓,筑牢粮食安全电力防线。
想象一下,你是1021年大宋帝国的一位农民。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,你看着粮缸里所剩无几的存粮,又望了望田里才刚抽穗的稻子,心中充满了对饥荒的恐惧。这,就是宋真宗皇帝即位初期,帝国每年都要面对的噩梦。
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管理,持续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水平,切实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。根据年度工作安排,现组织开展2025年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检验能力比对工作。……(世界食品网-www.shijieshipin.com)
当无人机掠过浙西南连绵的山丘,原本零散的坡地被整理成连片的方格田,灌溉管道顺着田埂延伸到地头,北斗导航的播种机正沿着笔直的田垄作业——这不是实验室里的农业样板,而是2025年浙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真实场景。“建成高标准农田”作为当前农业领域的重磅政策,正在把“靠
长征路上的险地多,最让人胆寒的要数松潘草地。那地方看着平平坦坦,底下全是能吞人的沼泽,一脚踩错就可能没了性命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踏上去的,是结实的草甸还是要命的泥潭。
春耕时节,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4台智能无人驾驶播种机,在北斗卫星导航精准指引下,10天左右,就能完成5000亩小麦的播种,播种后48小时内,还可以精准滴灌。
11月14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。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,早稻实现增产,秋粮产量预计会增加,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。
在这一年,你此前默默积攒的人品与不懈付出的努力,都将一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回报。事业将开启“稳赚不赔”的模式,你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健,随之而来的,自然是如潮水般涌来的掌声与接踵而至的机遇。上半年,你不妨安心做一位快乐的农夫,专注于埋头播种;到了下半年,便可静候满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粮食烘干入库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至关重要。近期,灵宝市纪委监委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职能定位,紧盯粮食烘干服务保障、补贴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,以精准监督推动政策落地、服务提质,全力守护群众种粮收益。
“5000只麻雀,15分钟,把一头河马的午餐抢得连渣都不剩。” 这不是哪部好莱坞怪兽片的预告,而是肯尼亚马赛马拉今年3月的航拍实录。镜头里,黑压压的鸟群像一张会飞的毛毯,盖在河马头上,河马甩头、喷水、张嘴示威,全没用。等鸟群散开,河马面前只剩一片被啄得发亮的泥
1380年前的谷子,居然还能开口说话。 2023年4月,洛阳含嘉仓新揭开的3口唐代仓窖,像被按下暂停键的冰箱——谷粒粒金黄、铭砖字迹棱角分明,连“开元廿年”的砖款都像刚盖上去。考古队把CT机推进土槽,扫出一段“地下三明治”:5 cm草木灰、10 cm木炭、20
每天从车间里出来,浑身上下,连头发丝里都渗着一股铁锈和焦炭混合的味道。
在社会的宏大叙事中,每个群体都有着独特的角色与贡献。而我,作为一名老师,选择为农民群体代言。这背后,是对农民群体深深的敬意、对他们境遇的深刻同情,更是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
“三早”护航秋收秋种 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
近日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秋收工作已全面完成。今年,通河县粮食播种面积187.8万亩,其中水稻面积118.6万亩、玉米面积21.6万亩、大豆面积47.54万亩,粮食总产量达到17.94亿斤,同比增长4.6%,一幅“粮满仓、人欢笑”的丰收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